内蒙古时丹达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首页 >> 矿业权交易市场 >> 市场化项目
2013-05-06 09:58:00

转让方

吴先生等

项目名称

内蒙古时丹达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所在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所属行业

矿业

经济性质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类别

非金融资产

项目意向

转让

转让比例

100%

转让价格(万元)

面议

投资回报率

项目发布起止日期

2013-5-6 2013-11-5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内蒙古时丹达矿业有限公司于200712月取得该矿区探矿权。

勘查许可证号:T15120080902016413

探 矿 权 人:内蒙古时丹达矿业有限公司

勘查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山湾多金属矿勘探

勘查区极值坐标:东经119°2000-119°2200″;

北纬44°2630-44°2900″;

勘查面积:8.43km2。

勘查有效期限:2012914日~2014913

 

矿区共圈定工业矿体140个,探求(122b+333类型)矿石总量 650.32万吨, Mo金属量6879.87t,矿石量541.56万吨,平均品位0.127%WO32016.91t,矿石量92.81万吨,平均品位0.22%Ag金属量18756.89kg,矿石量10.81万吨,平均品位173.5g/tCu金属量900.89t,矿石量9.98万吨,平均品位0.903%Pb金属量450.41t,矿石量4.15万吨,平均品位1.09%Zn金属量1905.86t,矿石量12.22万吨,平均品位1.56%Sn金属量351.76t,矿石量7.55万吨,平均品位0.47%

估算伴生砷矿石量650.32万吨,砷金属量74246.80 t,平均品位1.14%;伴生银矿石量9.35 万吨,金属量4298.29 kg,平均品位46.0g/t

矿区附近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少量蒙、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工业不发达,近年来矿业经济发展较快,而其他产业仍很落后;剩余劳动力充足。矿区已架设1万伏专用高压电线,可满足矿山生产、生活用电;水源为深水井,可为矿山生活提供用水保障;矿区南3.8km处的沙那水库水量充沛,可为矿山生产提供用水保障。其它生产及生活资料多需从外地调入。水电路等外部建设条件较好。

二、交通和地理位置

东山湾矿区位于赤峰市北340km处(如图表-1所示),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镇和乌兰达坝苏木所辖。矿区位于赤峰市北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356°方位直距50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巴林左旗富河镇和乌兰达坝苏木。矿区中心东距乌兰达坝苏木11km,西距富河镇6km。林东—西乌珠穆沁旗307省道从勘查区南3km处通过,303305国道及集—通铁路在工作区南部5060km处通过;各乡镇间均有柏油公路相连;矿区内有砂石路可通行汽车,交通便利。

 

 

-1

三、以往地质工作

1971年辽宁省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完成了1∶20万协里幅、巴林左旗幅区域地质测量工作,出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矿产报告书(协里幅L—50—ⅩⅩⅩⅥ、巴林左旗幅K—50—Ⅵ)》及1:20万地质图、矿产图。

1979~1984年内蒙古地质矿产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了乌尔吉幅(L-50-131-C)、东洼子幅(L-50-131-D)、五香营子幅(L-50-143-A)、北杨家营子幅(L-50-143-B)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编制有《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附图,对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等作了概略划分和描述。东洼子幅(L-50-131-D)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工作区位于东山湾-石家屯钨锡(铍)多金属矿带(Ⅳ2)之东山湾钨锡铍矿田(Ⅳ21)中部。矿田内发现重砂Ⅰ级黑钨矿-锡石异常(3号)1处,Ⅱ级锡石异常(1、4号)2处,Ⅰ级铅族异常(8号)和Ⅱ级黑钨矿-锡石-毒砂异常(2号)各1处,水系沉积物铜、铅Ⅰ级异常各1处,与成矿有关的激电异常(DJ9-15号)7处。

2005~2007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开发院完成了赤峰市乌尔吉一带(乌尔吉幅、东洼子幅、五香营子幅、北杨家营子幅)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编有地质矿产图说明书及地质矿产图(L50E022022东洼子幅)。

2007~2009年,内蒙古有色108队在西北部相邻的东山湾矿区开展钼钨矿详查,投入了大量坑探、槽探和钻探工作,发现一批工业钨、钼矿体。

四、勘察工作情况

2009年3月开始对全区普查,通过1∶5000地形地质草测,于勘查区南部发现钨、锡、银多金属矿化体数条,北部发现铜矿化点1个,依次圈定详查区,并将详查区按主次划分为Ⅰ矿段(南区)和Ⅱ矿段(北区),进一步对Ⅰ矿段开展了1∶2000地形地质测量、1∶10000高精度磁测、地表槽探及少量钻探工程揭露,于11月初完成勘查区南部(Ⅰ矿段)4.20km2普查任务,施工或清理槽探(含剥土)3个,钻孔15个,完成钻探工作量9953.70m,发现工业银多金属、钨、钼矿(化)体数十个。根据2009年普查成果,2010年初,时丹达矿业有限公司继续委托核工业二四三大队对东山湾矿区东、南外围以Ⅰ矿段为重点开展详查工作,同时兼顾北部Ⅱ矿段的勘查。2010年度勘查工主要对勘查区内Ⅰ矿段发育在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的主要钼矿体以00~12线为中心、按第Ⅱ勘查类型、工程间距为100×80m进行钻探工程控制,兼顾钨矿体及银多金属矿体,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斑岩体及矿体特征的研究。施工钻孔60个,完成钻探工作量34094.36m;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矿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及Ⅱ矿段1∶10000高精度磁测、1∶2000地形地质测量工作;主要对Ⅰ矿段主要矿体沿走向和倾向进一步控制、追索,对分布于Ⅱ矿段物化探异常和矿化蚀变点带进行稀疏槽探和钻探工程揭露,了解详查地段主要矿体规模和普查地段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补充及整改原始资料,为矿区的后续勘查或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该阶段施工钻孔15个,其中Ⅱ矿段2个。完成钻探工作量8895.45m(Ⅱ矿段1343.60m)。

勘查主要工作方法和手段是以1∶5000地形地质草测、1∶2000地形地质测量及物化探测量成果为基础,以槽探、钻探揭露及化验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矿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循序开展普查-详查地质勘查工作;开展1∶5000地形地质草测8.43 km2、1∶10000高精度磁测8.43km2,1∶2000地形地质测量7.732km2,施工钻孔90个(含1水文抽水孔),施工、清理探槽(含剥土)17个,完成钻探工作量52943.51m,槽探(含剥土)3441.5m3,采集基本分析样品22393件。

五、矿区地质

东山湾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Ⅰ级)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Ⅱ级)哲斯-林西复向斜(Ⅲ级)中段与中生代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交接部位。

矿区出露地层由下二叠统哲斯组(P1z())中、上段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下段及第四系组成。哲斯组由一套浅变质浅海-滨海相沉积岩系组成,分布最广,为矿区赋矿围岩之一;满克头鄂博组属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其中发育次火体(流纹斑岩),仅出露于Ⅱ矿段中部,其中已钻遇工业铅锌矿体;第四系分布于矿区的低洼处,由残坡积物、洪冲积物组成,广泛显示自然重砂黑钨矿-锡石异常。

矿区内岩浆岩出露单一,以早白垩世花岗斑岩(K1γπ)为主,呈岩株状产出,深部揭露到细粒花岗岩(K2γ)、霏细斑岩(K2υπ),隐伏于花岗斑岩之下。其中,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为本区主要赋矿岩性。

矿区位于北东向大兴安岭主脊-林西深大断裂南东侧、哲斯-林西复向斜之次级浩尔吐-小井子复背斜北西翼、北东向浩尔图郭勒断裂与北西向乌尔吉木伦河断裂的交汇部位;经历了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期构造运动,构造行迹主体呈北东向。受其影响,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局部发育派生褶曲。断裂构造按构造线方向基本划分为3组: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其中北西向构造为本区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

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侵位于下二叠统哲斯组板岩中,在其成岩和后期改造过程中,自身和围岩均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蚀变或矿化,且以岩体为中心,平面上和垂向上具明显的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

六、矿体特征

(一)矿体分类

矿区内目前查明工业组分有7种,即银、钨、钼、铜、铅、锌、锡,由它们组成的工业矿体总体为同体或异体共生型,按一般工业指标共圈定工业矿体140个,其中Ⅰ矿段139个,Ⅱ矿段1个;矿体几乎均由原生矿石组成。

(二)矿体总体特征

矿区所有矿体均在区域甲Ⅰ级3号黑钨矿-锡石自然重砂异常范围内。详查区Ⅰ矿段浅部以银、铜、铅、锌、锡矿体及其共生矿体(该报告在文字叙述中将上述系列矿体统称为“银多金属矿体”,所在矿化带为“银多金属矿化带”,后同)为主的矿体均在区域甲Ⅱ级DJ12激电异常内,异常与银多金属矿化带吻合较好,异常与矿体均受北西向裂隙带构造控制;Ⅱ矿段圈定的1个矿体受北东向破碎带构造控制。

矿区主要矿体为钼矿体,分布于Ⅰ矿段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体的中心地带,即矿化蚀变中心。水平断面上主要矿体呈脉带状北西-南东向展布,中部的0312线间密集,两端稀疏;剖面上矿体总体近平行分布,主要矿体呈大脉状。

(三)主矿体及次主矿体特征

区内主要矿体为钼矿体,编号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和5号,分布于矿区Ⅰ矿段的0324线间,其资源储量金属量累计6319.86吨,占矿区钼金属量的91.86%;矿石量累计496.29万吨,占矿区矿石总量的76.46%。目前矿区提交的控制的基础储量(122b类型)矿石量累计279.36万吨,全部分布于上述5个矿体中。

1号矿体

该矿体为单钼类型,分布于Ⅰ矿段钼矿化带上部,受北西向裂隙带构造控制。矿体走向北西,倾向235260°,倾角52°,赋矿标高535.00238.00m;其顶底板相邻矿体分别为41号和2号矿体。

矿体由100×80m工程间距7条勘查线25个钻孔控制,见矿孔15个。矿体延长678.00m,控制长531.00m,斜深37.00228.00m,矿体规模属小型偏中型;矿体呈大脉状,无夹石和分枝,矿体形态属简单型;矿体于12线和16线间被F2错断、破坏,断距15m左右,矿石由此向南东逐渐贫化,到20线消亡,构造破坏程度属中型;厚度0.8422.62m,平均6.77m,厚度变化系数84.53%,属延伸较稳定型;单样Mo品位<0.0051.182%,单工程平均品位0.0600.406%,矿体平均品位0.115%,品位变化系数137.97%,属较均匀型。矿体赋矿围岩为蚀变花岗斑岩,矿石均为石英脉-花岗斑岩型钼硫化矿石,赋矿岩石为石英脉-花岗斑岩。矿石量129.54万吨,金属量1495.06吨。其中122b类型资源储量:矿石量79.06万吨,占矿体矿石量的61.03%;金属量903.38吨,占矿体金属量的60.42%

2号矿体

该矿体为单钼类型,为目前矿区最长的矿体,分布于Ⅰ矿段钼矿化带中部,受北西向裂隙带构造控制。走向北西,倾向240250°,倾角52°,赋矿标高502.00185.00m,其顶底板相邻矿体分别为1号和3号钼矿体。

矿体由100×80m工程间距9条勘查线27个钻孔控制,见矿孔16个。矿体延长875.00m,控制长731.00m;斜深88.00203.00m,矿体规模属小型偏中型;矿体呈大脉状,无分枝和夹石,形态属简单型;矿体于12线和16线间被F2错断、破坏,断距15m左右,错距小于5m,矿石由此向南东逐渐贫化,到28线消亡,构造影响程度属中型;厚度1.3114.67m,平均3.76m,厚度变化系数92.62%,属延伸较稳定型;单样品Mo品位<0.0050.429%,单工程平均品位0.0660.266%,矿体平均品位0.105%,品位变化系数75.08%,属均匀型。矿体赋矿围岩为蚀变花岗斑岩,矿石均为石英脉-花岗斑岩型钼硫化矿石,赋矿岩石为石英脉-花岗斑岩。矿体矿石量70.83万吨,金属量744.74吨。其中122b类型资源储量:矿石量23.64万吨,占矿体矿石量的33.38%;金属量254.52吨,占矿体金属量的34.18%

3号矿体

该矿体为单钼类型,分布于Ⅰ矿段钼矿化带中部,受北西向裂隙带构造控制;走向北西,倾向240250°,倾角56°,赋矿标高485.00215.00m,其顶底板相邻矿体分别为2号和4号钼矿体。

矿体由100m×80m工程间距6条勘探线22个钻孔控制,见矿孔12个。矿体延长582.00m,控制长431.00m,斜深37.00291.00m,属规模小型偏中型;矿体呈大脉状,无分枝和夹石,属形态简单型;厚度1.2613.16m,平均3.92m,厚度变化系数87.23%,属延伸较稳定型;单样品Mo品位<0.0051.058%,单工程平均品位0.0730.515%,矿体平均品位0.156%,品位变化系数118.37%,属较均匀型。矿体赋矿围岩为蚀变花岗斑岩,矿石均为石英脉-花岗斑岩型钼硫化矿石,赋矿岩石为石英脉-花岗斑岩。矿体矿石量58.03万吨,金属量905.42吨。其中122b类型资源储量:矿石量39.79万吨,占矿体矿石量的68.57%;金属量572.76吨,占矿体金属量的63.26%

4号矿体

该矿体为单钼类型,是矿区最大矿体,分布于Ⅰ矿段钼矿化带中下部,受北西向裂隙带构造控制,走向北西,倾向230250°,倾角53°,赋矿标高501.00185.00m,其顶底板相邻矿体分别为3号和5号钼矿体。

矿体由100×80m工程间距6条勘查线20个钻孔控制,见矿孔13个。矿体延长585.00m,控制长433.00m,斜深87.00248.00m,规模属小型偏中型;矿体呈大脉状,无夹石、无分枝,形态属简单型;厚度1.4424.22m,平均8.00m,厚度变化系数97.44%,属延伸较稳定型;单样品Mo品位0.0052.364%,单工程平均品位0.0790.362%,矿体平均品位0.138%,品位变化系数147.66%,基本属较均匀型(图4-3、图4-4)。矿体赋矿围岩为蚀变花岗斑岩,矿石均为石英脉-花岗斑岩型钼硫化矿石,赋矿岩石为石英脉-花岗斑岩。矿体矿石量160.49万吨,金属量2219.00吨。其中122b类型资源储量:矿石量99.92万吨,占矿体矿石量的62.26%;金属量1350.63吨,占矿体金属量的60.87%

5号矿体

该矿体为单钼类型,分布于Ⅰ矿段钼矿化带下部,受北西向裂隙带构造控制;走向北西,倾向240250°,倾角50°,赋矿标高461.00174.00m,其顶底板相邻矿体分别为4号和6号钼矿体。

七、成矿类型和找矿潜力

矿床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黄岗梁-甘珠尔庙铁锡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中东段,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及其接触带附近的裂隙带为成矿部位。

该矿床与银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为褐铁矿化、钠长石化、绢英岩化、硅化,其次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上述蚀变是该区重要的多金属矿直接找矿标志和钨钼矿的间接找矿标志。另外,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成为矿区内多金属矿及钨锡矿的直接找矿标志。

矿体受北西向张扭性裂隙带控制,成矿过程常有较强的细脉状硅化和绢英岩化相伴,在表生作用下可形成陡峻的北西向正地貌,亦为本区找矿的直接标志之一。

该区激电测量的中高极化率、中低电阻率异常和自然重砂异常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本次勘查重点对矿区的Ⅰ矿段进行了以钻探工程为主要控制手段的详查工作,提交了控制+推断的资源储量;对Ⅱ矿段仅进行了初步普查,提交了十分有限的资源储量。完成本次勘查后,对勘查区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阶段性认识如下:

(一)目前Ⅰ矿段16~32线间钨锡及多金属矿化体尚有较大的控制、探索空间,进一步工作有望发现一批钨锡及银多金属工业矿体。

(二)Ⅰ矿段15线~03线间钼矿体尚未揭露、控制,主要钼矿体尚有较大延伸空间,下一步有必要投入适当钻探工作量予以揭露。

(三)Ⅱ矿段构造蚀变带及流纹斑岩发育,且有较强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显示,目前已发现工业锌矿体,具备形成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四)全区几乎均在3号黑钨矿-锡石自然重砂异常范围内,通过在Ⅱ矿段西部冲沟随机采取的2个自然重砂样品分析,Z2黑钨矿含量944g/m3,应能达到工业要求(目前规范未列黑钨矿砂矿工业指标);锡石含量327g/m3,符合工业要求(最低工业指标200~300g/m3)。勘查区第四系覆盖达2.28km2,其中冲洪积地段面积约0.78km2。因此,通过系统勘查有望发现黑钨矿-锡石砂矿。

勘查区通过科学系统勘查有望成为以银钨钼多金属矿床为中心的中型以上规模的多成因复合型矿床。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声明: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对信息发布方提供的上述信息仅作形式审核,不对预挂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转让条件

附件

所属部门

矿业权交易中心

交易机构联系人

王先生

联系电话

010-83957251

传真

86-10-83957200